我国绿色包装的发展方向
绿色包装的科学定义是根据生命周期思想确定的,其定义是:能够循环复用或再生利用或降解腐化,且在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对人体及环境不造成公害的适度包装,称为绿色包装。
该定义较当前流行的“3R1D”更全面和严密,其内涵是:1实行包装减量化(Reduce)。绿色包装在满足保护、方便、销售等功能的条件下,应是材料使用量最少的适度包装。2包装应易于重复利用(Reuse)或回收再生(Recycle)。通过多次重复使用或通过回收废弃物,生产再生制品、焚烧利用热能、堆肥化改善土壤等措施,达到再利用的目的。3包装废弃物可降解腐化(Degradable)。为不形成永久垃圾,不可回收利用的包装废弃物要能分解腐化,进而达到改善土壤的目的。4包装材料对人体和生物应无毒无害。包装材料中不应含有毒性的元素、卤素、重金属或含有量应控制在有关标准以下。5在包装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均不应对环境产生污染造成公害。即包装产品从原材料采集、材料加工、产品制造、产品使用、废弃物回收再生,直至最终处理的生命全过程均不应对环境造成污染。
“3R1D”要求的重点是包装废弃后;而生命周期的定义则是对包括包装废弃后、废弃前的全过程提出的要求,是用系统工程的观点对绿色包装提出的最高要求。绿色包装系一种理想包装,完全达到它的要求需分为两个有程度区别、又有相互联系的级别;或者说分为两个阶段,实行“两步走”的方案。
“两步走”方案
1.绿色包装阶段或A级绿色包装:指废弃物能够循环复用、或再生利用或降解腐化,含有毒物质在规定限量范围内的适度包装。
2.生态包装阶段或AA级绿色包装:指废弃物能够循环复用、或再生利用或降解腐化,含有毒物质在规定限量范围内,且在产品整个生命周期中对人体及环境不造成公害的适度包装。
绿色包装阶段(A级绿色包装),重点是首先解决包装使用后的废弃物问题,也即“3R1D”考虑的内容,加上对包装材料有毒成分的限量,这是当前世界各国解决城市固废物(城市垃圾)、尤其是“白色污染”所关注的热点,也是发展绿色包装的主旨“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在当前要解决的主要内容。这一阶段需解决的问题较后一阶段、也即在产品生命周期范围内减少或消除污染容易一些,因此这样划分阶段也遵循了“先易后难”的原则。
生态包装阶段(AA级绿色包装),是利用生命周期评价(LCA)思想,使包装产品在生命周期全过程中具有好的资源环境性能,即在生命周期全过程中资(能)源消耗少、对环境排放的废气、废水、废物少的产品。这样的包装产品才能真正做到和生态环境相容,才能使包装的发展与环境相协调,因此是理想的环保包装,也是以“3R1D”为主要要求的绿色包装发展的高级阶段。
两个阶段虽然发展的要求和目标有所不同,但相互间仍有密切的有机联系:前一阶段是后一阶段的必要过程,为后一阶段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而后一阶段需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进行,并是前一阶段发展的最终目标。因此在前一阶段发展过程中,在解决本阶段重点问题的同时,如有条件,就应尽可能联系后一阶段实现最终目标的需要采取措施,如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实行清洁生产等。
绿色包装阶段的判据和主要举措
绿色包装的判据
1.包装材料中有毒有害成分应在限量之内,特别是铅、镉、汞和六价铬4种重金属及有害物最小化,4种重金属应达到国际上100mg/kg(即100ppm)的标准。
2.包装材料实行减量化。
3.包装废弃物能重复使用或材料回收再生或能源回收再生或化学物回收再生。
绿色包装阶段应采取的主要举措
1.制定包装材料有毒有害成分的限量标准
一般标准应包括铅、镉、汞和六价铬4种重金属及氯、氟氯烃、苯等有害元素的限量标准;食品包装材料(包括主材、添加剂、色素、以及粘合剂、油墨、涂料等助剂)则应按塑料、纸、陶瓷、橡胶、马口铁等大类分别制定有害元素限量及比迁移极限的类别安全标准。实施包装材料有毒有害成分的限量标准是应对欧美绿色包装制度最重要的措施之一。
2.实施包装减量化,制定过分包装标准
包装减量化能从源头上减少包装材料和包装废弃物数量,被欧美誉为包装绿色化的首选措施。实施包装减量化,首先是包装设计人员要有绿色环保、节约资源的意识,在选用材料、结构设计、工艺设计、装潢印刷设计中都应实施减量化。北京奥瑞金制罐有限公司通过改进工艺,将番茄罐罐身的马口铁薄板从0.2mm减少到0.15mm,1亿个罐能节约马口铁薄板278吨;将番茄罐上下底盖的马口铁薄板从0.18mm减少到0.16mm,1亿个罐能节约马口铁薄板134吨;合计共节约马口铁薄板412吨,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过分包装耗材、耗能、耗时、耗人力,且使购买价格提高,废弃物增多,因此与绿色包装背道而驰,必须禁止。确定包装是否属于过分包装有三种判断方法:即按包装与商品的成本比或按包装内空隙占商品体积的比例来判断,欧盟“94/62/EC指令”考虑到适度包装的多种属性,提出需从满足保护功能、制造要求、填充灌装需要、物流管理要求等10种性能指标来判断包装是否“过分”。显然,欧盟“94/62/EC指令”虽考虑全面,但实际操作不便,故实际工作中仍常采用前两种方法,考虑到各类商品的属性差异大,所以按商品分类来确定“过分”的标准较为适宜。如国家标准委拟在《食品和化妆品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中规定:饮料酒、糕点、茶叶、化妆品这4类商品的包装层数必须不超过3层,粮食的包装层数必须不超过2层;在“包装空隙率”指标上,要求饮料酒、糕点的包装空隙必须不超出商品体积的55%,化妆品不超出50%,茶叶不超出25%,粮食不超出10%;不属于饮料酒、糕点、茶叶、粮食的其他食品包装空隙率应不大于45%,包装层数应不多于3层;此外,标准还拟规定,除初始包装之外的所有包装成本的总和不宜超过商品销售价格的12%。
3.建设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用网络,发展包装后期产业,大力开展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用
发展绿色包装,关键是要做好研发绿色包装材料和回收利用包装废弃物两方面工作。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考虑,后者量大面广,显得更重要。回收利用包装废弃物的关键又是建设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用网络,发展包装后期产业。我国目前的废物回收依靠个体承包者,存在的问题是回收站点无序发展和缺少回收利用一体化的龙头企业。今后应按照市场运作机制,并根据我国人多地大的国情,建立起由社区网络回收——集散市场交易——加工利用中心“三位一体”的回收利用运作体系;国家也应从财政、税收、建设用地、工商管理、车辆养路费、劳动保护、技术改造及创新等七个方面对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给予优惠扶持政策。
回收利用运作体系的建设,将对我国绿色包装发展、建设循环经济社会产生重要影响。国家应尽快出台“包装废弃物(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体系建设及运作”的立法。
4.大力开展包装重复利用
包装多次重复利用是充分利用资源、资源利用率最高以及降低使用成本、经济性能最好的一种运作方式。因此,凡是能重复利用的包装,均应重复利用。为此:1设计时应选用能多次使用的材料(制品)。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已下发《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供一次性使用的塑料袋,倡导能多次使用的环保纸袋、布袋、和厚塑料袋;凡能满足使用功能,应不使用不易回收的复合材料。2大型包装容器采用模块化、可拆卸件设计。使在整件不能使用时,仍能将可再次使用的部件利用起来。3建立存储返还制度。许多国家规定:啤酒、软性饮料和矿泉水一律使用可循环使用的容器。消费者在购买时,向商店交存一定的保证金,以后退还容器时由商店退还保证金,由PET、玻璃等制作的饮料、啤酒瓶,采用灭菌杀毒工艺后可多次重复使用。有些国家还把这种制度扩大到洗涤剂和油漆等生产和消费上,制定强制包装物再循环或利用的法律。4采用可多次重复利用的物流包装容器。中国移动采用可拼装的集装周转架取代大量使用的木箱,建立起可重复利用的物流体系,在节约木材资源、减少运输油耗、节约电能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5.大力开展包装废弃物回收再生
回收再生是大多数包装废弃物再资源化、变废为宝的处理方式。纸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再生可做纸浆或纸浆模塑制品。玻璃、金属包装废弃物均粉碎后可作原料,经重新熔融制作新产品;玻璃包装废弃物也可粉碎后制作建筑装饰材料。塑料废弃物回收再生技术较复杂,有材料直接再生、材料改性再生、化学物回收再生、能源再生四种方式;材料直接再生技术较简单,但再生制品质量较差,且要求塑料品种纯粹单一;材料改性再生借助混炼、交联、接枝等工艺,可提高原材料的强度、韧性等性能,获得质量较好的再生制品;能源再生利用塑料热值高的特点,通过焚烧产生热能,用于发电或供热;化学回收再生是一种最具潜力的再生方式,通过对废弃塑料进行热分解还原反应,将其化学成分分解出来,可用以获得石油、天然气、或制作新合成树脂或化工原料;这种方法不必对废弃物分类,再生的原料与新原料不分上下,真正形成资源化,是较理想的回收再生技术,但是投资大,设备昂贵,技术要求高,工业发达国家已有较多采用,我国也己成功采用,今后还应进一步积极发展。
6.鼓励研究及应用可降解性材料
可降解性材料是能在大自然中自行消融而不污染环境的材料,主要应用于在包装废弃后不易回收的场合。天然材料均是可降解的,因此现在研发绿色包装材料的一大热点是用来源丰富的天然材料如植物纤维材料(秸秆等)、天然高分子材料(淀粉)、甲壳类物质(虾蟹蚌蛎)制作可降解性材料,但重点仍是研发可降解塑料;塑料是高分子化合物,化学性能稳定,因而塑料垃圾200年不能腐烂,为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希望塑料在使用时,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能实现包装的功能;但在废弃后则希望迅速降解腐烂,在大自然中自行降解,这是一对矛盾的要求,因此开发难度较大。许多国家均在研发可降解塑料,但是取得的成果和进展不太理想,能工业化生产的完全降解塑料还不多,目前最成功的是以玉米淀粉为原料开发而成的完全生物降解塑料——聚乳酸PLA,但因价格较高不宜作包装袋。
降解塑料的主要类型有生物降解塑料、光降解塑料和光/生物降解塑料三类。我国均已有生产,目前在市场上大量流行的是在普通塑料PE、PP中掺合上生物降解剂(淀粉或纤维素)的不完全生物降解塑料,废弃后可崩裂分解成碎片,优点是减小了包装废弃物容积,缺点是对环境仍有一定污染;我国完全生物降解塑料,如聚乳酸、聚己内酯、聚羟基烷酸酯、缩聚型聚酯等已通过中试鉴定,性能达到国际同类产品的水平,并具备了规模化生产能力。完全生物降解塑料,尤其是用天然高分子(农副产品玉米、马铃署、大豆、秸秆等)作原料的完全生物降解塑料将是今后可降解塑料发展的主要方向。
7.制定环境标志,激励绿色包装发展
(1)按照我国环境标志制度,制定包装产品环境标志。在2015年、即“十二五”之前,符合绿色包装判据的包装产品(包装容器、包装材料),均应授予我国绿色产品的环境标志。
(2)制定我国包装产品单项环境标志。对只要符合“可以重复使用”或“可以回收再利用”单项条件的包装产品,应授予单项环境标志。
(3)凡获得环境标志或单项环境标志的包装产品,应享受国家的优惠政策,以资鼓励。
生态包装阶段的判据和主要举措
生态包装的判据
生态包装即在生命周期全过程和生态环境相容的包装、对人体及环境不造成污染的包装,是以“3R1D”为主要要求的绿色包装的高级阶段。其判据是:
1.满足绿色包装判据的三条要求。
2.符合按生命周期评价理论(LCA)制定的产品环境标志认证标准的要求。
为跟上世界环保大潮的潮流,我国环保包装在2015年、即“十二五”完成之时,应开始实施比现阶段绿色包装环境标志要求更高的生态包装环境标志,正式进入生态包装阶段。
生态包装环境标志是根据简化LCA制定的。简化LCA是通过量化识别,找出产品在生命周期全过程中对环境污染最主要的阶段(一般是生产阶段和使用阶段)和最主要的污染要素,然后针对削减这些污染要素即可制定产品环境标志认证标准。
生态包装阶段应采取的主要举措
1.按照市场规律,引导包装企业规模化
我国包装企业数量众多,但多数是个体民营、分散、规模小、生产设备落后、对环境污染严重,又不具备进行环境治理的能力,故生产的包装制品资源消耗多、能耗高、污染严重、产品技术档次低,远不能达到保护环境和绿色包装制度的要求。因此我们应从严格环境管理,提高包装产品(材料、制品)的技术及环境标准来促进中小企业资源整合、规模化、成立股份公司,或者关闭停产被淘汰。只有企业资源整合、规模化,才能高集约度、高技术化,才能适应世界环保潮流,才能适应生态包装的要求,这也是我国要成为包装强国的重要条件。企业资源整合工作现在已在进行,要求2015年后在企业规模、环境管理、产品在生命周期全过程的资环性能上均应提高行业的准入门槛,为生产生态包装产品提供保证。
2.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实施清洁生产
通过ISO14001,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给商品出口提供了绿色通行证,也为生产生态包装产品提供了重要保证。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后的包装企业为保证在生产全过程中节能减排应实施清洁生产,清洁生产工艺就是要建立生产闭合圈,即在加热中挥发或沉淀的物料,或在生产过程中由管道或设备中滴漏或流失的物料必须回收,返回到工艺流程中或经适当的处理后作为原材料回用,或将废料经处理后作为其它企业或其它生产过程的原料应用。生产闭合圈也即循环经济的资源—产品—再生资源模式,它减少或杜绝了"三废"产品,使"废物最小化"实施清洁生产,为包装产品符合生态包装第二条判据提供了保证。
1.利用生命周期评价理论(LCA),制定包装产品环境标志的认证标准。
为此,应从现在开始,就认真积累包装产品的清单数据,逐步建立我国包装产品的清单数据库,这是利用生命周期评价理论(LCA)制定包装产品环境标志认证标准的基础。欧美工业国家已经利用LCA制定包装产品环境标志的认证标准,而我国目前还严重缺乏产品的清单数据,故目前还是用一般原则法(不是从生命周期全过程去考查、而是选择单一的影响环境的指标要素予以限制)制定包装产品环境标志的认证标准,显然比较片面。
2.利用LCA理论制定包装产品环境标志的认证标准,是发展生态包装的一项基础而重要的工作。
结论
1.按“两步走”方案发展我国绿色环保包装,破除了对绿色包装的模糊虚幻感,使绿色包装的发展有了明确的阶段目标和最终目标,从而使发展绿色包装具有操作性,能更有效应对绿色包装制度,也有利于我国决策部门制定有关绿色包装(环保包装)的发展规划和计划。
2.“两步走”方案提出了绿色包装和生态包装的判据,为认证提供了简要的判别标准;“两步走”方案的举措提出了两个阶段应抓的主要工作,也可供我国决策部门作决策时参考。
3.按“两步走”的方案发展我国环保包装,大致可以“十二五”完成的2015年划分为两个阶段,之前为绿色包装阶段,之后为生态包装阶段。这样的安排大致和欧盟一致。
- 上一篇:浅析包装设计
- 下一篇:月饼包装将走绿色环保之路